市民咨詢:目前通遼市備春耕整體形勢如何?
答:總體看,全市備春耕形勢良好。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農資供應儲備充足。從2月下旬開始,農牧民陸續采購農資,3月上旬至4月中旬已完成大規模購進。目前,種子到戶率78.7%、化肥到戶率77.3%、農藥到戶率56.5%、地膜到戶率65.2%,全市農資綜合平均到戶率76.7%,同比增長6.9%,農資供應儲備充足,能夠滿足春耕生產。二是土壤墑情較好。據氣象部門土壤墑情普查結果分析,土壤二類及以上墑面積占比達61.7%,全市土壤墑情好于去年同期。三是主要糧食價格,特別是玉米價格漲幅較大,農民種糧積極性較高。四是種植業結構略有調整。今年全市農作物種植意向約2133萬畝,計劃播種糧食作物1895萬畝,其中播種玉米1634萬畝,播種經濟作物237畝。呈現出糧食作物增加,經濟作物略減的態勢。
市民咨詢:2021年農牧業保險的覆蓋面和補貼情況如何呢?
答:目前,2021年農牧業保險補貼實施方案還沒有下達,暫時按照上年實施方案執行。在政策性保險品種方面。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包括玉米、小麥、水稻、大豆、馬鈴薯、葵花籽、油菜籽、甜菜、溫室大棚及棚內作物保險。養殖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包括奶牛、能繁母牛、育肥牛、犢牛、能繁母豬、育肥豬。在保險金額方面。種植業保險原則上為保險標的生長期內所發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分旱地和水澆地,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灌溉、機耕和地膜成本。水地馬鈴薯的保額每畝800元,水地玉米、小麥、甜菜、水稻的保額每畝各500元,旱地玉米、葵花籽、馬鈴薯的保額每畝各300元,大豆、旱地小麥、油菜籽等其它油料作物的保額每畝各200元。養殖業保險方面,奶牛的保額分3類,分別是每頭6000元、8000元和10000元;能繁母牛的保額每頭1.2萬元;育肥牛的保額每頭1.2萬元;犢牛的保額每頭1萬元;能繁母豬的保額每頭1500元;育肥豬的保額每頭800元。在保費方面。全市范圍內享受中央財政保費補貼的種植業品種、養殖業品種參保農牧戶,及各類農牧業生產經營組織的保費自繳比例統一調整為20%,剩余的80%由各級財政補貼。
市民咨詢:2021年農機補貼的政策有哪些,目前補貼情況如何呢?
答: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指導各地規范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自治區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還未印發,待自治區印發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后,我市將對今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及時啟動實施。
關于補貼對象,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對象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關于補貼標準,農機購置補貼實行定額補貼。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組織制定發布全國補貼范圍內各機具品目的主要分檔參數,各省區市在此基礎上優化參數及增加分檔,依據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測算確定各檔次的補貼額上限,測算比例不超過30%,且通用類機具補貼額不超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的最高補貼額。同時還明確,提升部分重點補貼機具補貼額,測算比例從30%提高到35%,包括水稻插(拋)秧機、重型免耕播種機、玉米籽粒收獲機等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所需機具,丘陵山區特色產業發展急需的新機具以及智能、復式、高端產品。要逐步降低區域內保有量明顯過多、技術相對落后的輪式拖拉機等機具品目的補貼額,到2023年將其補貼額測算比例降低至15%及以下,并將部分低價值的機具退出補貼范圍。